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9月3日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现场获悉,经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发现,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逐渐上升,学生身高、体重、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向好,学生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,中小学生柔韧、力量、速度、耐力等素质出现好转。全国6至22岁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为23.8%,以初中生上升最为明显,大学生则整体下滑。
“全国学生的身高、体重、胸围等发育指标持续向好。肺活量水平全面上升,心肺功能不断上升。营养不良得到了持续改善。在身体柔韧性、力量、速度和耐力等方面,中小学生出现了好转,大学生仍未出现好转。”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。据他介绍,2014年到2019年,初中生优良率上升非常明显,增长5.1个百分点;高中生增长1.8个百分点;大学生仅增长0.2个百分点,基本上没有增长。
另据全国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透露,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,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方面,不管是速度素质50米跑,还是柔韧性,还是耐力素质,1000米跑(男)、800米跑(女)都有所改善。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讲,整体身体素质则出现下降。
据悉,本次调研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,在全国31个省(区、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93个地市1258所学校进行调研,调研学生374257人,覆盖全日制普通中小学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。调研身体形态、生理机能、身体素质、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24项指标。对体检样本中的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。被调研学生按城、乡、男、女分四类,每周岁一个年龄组。
事实上,近年我国学生视力不良和近视率偏高、超重肥胖率上升、握力水平有所下降、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等一些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亟待解决的问题。调查大数据显示,全国学生体质与 健康方面存在三个趋势:青少年近视基数和比例较大,但是近视防控的效果初显,基本实现每年下降0.5个百分点防控目标;中小学生超重、肥胖率上升,但是总体增长趋势放缓,以低龄段学生肥胖问题放缓最为明显;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得到加强,但是大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仍然存在,学生健康干预亟待加强。
“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政策体系,下一步将围绕政策落实,以问题导向、目标引领和需求驱动来解决问题、增强儿童青少年体质。希望通过落实这一个《意见》、两个《纲要》、三个专项行动,把青少年体质健康比较突出的视力、肥胖、耐力、速度等基本健康指标下降的问题得到有针对性的解决。”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、一级巡视员刘培俊回应称。
另外,记者了解到,下一步,教育部将全面分析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,精准把握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影响因素,靶向施策,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、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,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。
一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,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,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,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。督促指导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。把体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高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。
二是落实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政策要求。指导各地和学校深化健康教育改革,夯实卫生条件保障,全面提升学生健康意识和能力,养成健康生活方式。
三是持续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。指导各地和学校贯彻落实《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》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(2021—2025年)》,开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、强化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、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等八个专项行动,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。
四是实施全国健康学校建设计划。出台建设标准,试点先行,把每一所学校建设成为有效促进学生健康的机构。